文章譯自5月15日香港《南華早報》
記者:Enoch Wong
美國近日公布其第六代戰鬥機F-47的更多細節,包括該型機的預期作戰半徑,顯示美中在爭奪未來制空權方面的競爭日益加劇。
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奧爾文(David Allvin)週二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資訊圖,披露了F-47戰機以及其協同作戰無人機(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簡稱CCA)的最新資訊。這些系統皆屬美國「下一代制空計劃」(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 NGAD)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推進自家的第六代戰機研發,自去年底以來,成飛研製的殲-36與瀋飛研製的殲-50原型機已多次公開進行試飛,儘管北京方面尚未正式確認這些機型即為下一代主力戰機。
根據資訊圖顯示,F-47戰機的作戰半徑超過1,852公里,遠遠超出其前代F-22猛禽戰機約1,100公里的作戰半徑。
同時,搭配的兩型無人機——YFQ-42A與YFQ-44A——則具有約1,300公里的作戰半徑。據悉,這兩型無人機已於上週啟動地面測試。
國防分析人士及美國空軍先前的公開聲明指出,F-47與其CCA無人機將成為未來亞太地區空中作戰的關鍵平台。
中國國內軍事期刊《艦載武器》曾指出,殲-36可能具備在距中國海岸1,000公里範圍內實施空域封鎖的能力。
根據奧爾文所發布的資訊,F-47的隱身等級被評為「Stealth++」,超越F-22的「Stealth+」及F-35A的基準隱身水平,意味著該型機在雷達頻段隱形能力及紅外特徵抑制方面皆有重大提升。
中國的殲-36與殲-50也皆以降低雷達、紅外與目視可偵測性為主要設計目標。
F-47的遠程航程與強化的匿蹤能力,將使其能夠深入穿透中國在亞太地區部署的複雜「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防禦體系。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薩繆爾‧帕帕羅海軍上將(Admiral Samuel Paparo)曾警告,中國在先進戰機生產方面已超越美國,有可能在第一島鏈(包括日本及菲律賓部分地區)內阻止美軍取得制空優勢。
美國空軍表示,F-47的航程比F-22增長約70%,其改進的航程與隱身能力將使美軍得以從更遠離戰區、更安全的基地出動,降低前沿軍事設施遭攻擊的風險。
根據奧爾文的說法,F-47的飛行速度可超過2馬赫(即音速的兩倍)。而中國的第六代戰機殲-36與殲-50則預計可達2.5馬赫與2馬赫。
奧爾文同日表示,美國空軍計劃在2030年代起採購至少185架F-47戰機,以逐步替代F-22機隊,並搭配約1,000架CCA無人機共同作戰。
他補充指出,F-47與兩型CCA無人機預計將於2025年至2029年間陸續形成作戰能力。
儘管取得顯著技術進展,NGAD計劃仍因其初期單機造價預估高達3億美元而受到關注,美國空軍於去年中期曾短暫叫停該計劃以進行成本重估。
此次暫停亦反映美國空軍當前所面臨的財政壓力,因其同時需資助其他大型項目,包括B-21「突襲者」隱形轟炸機及LGM-35「哨兵」洲際彈道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