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資訊

金融時報:Doge 實際達成了什麼?

时间:2025-05-14 13:59:36 栏目:國際資訊

文章摘自5月14日英國《金融時報》Big Read:


Elon Musk 宣布推動的「政府效能部」(簡稱 Doge)正式成立六個月後,這個當初被寄予厚望的節支計畫卻幾乎沒能實現原本目標的一小部分。如今,隨著 Musk 開始淡出白宮,Doge 不但陷入內外交困,其宣稱的成果也遭質疑虛多實少。

 

Musk 的削減政府開支計畫引來特朗普政府內部的反彈,而來自反對黨如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等人則批評該機構毫無透明度。

 

去年,Musk 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的一場 Trump 造勢大會上,當著狂熱支持者的面承諾,要削減聯邦預算三分之一,將開支減少兩萬億美元,這個數字連活動主辦方都感到錯愕。

 

特朗普支持者、現任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事後坦言:「原本談好的只是讓他說要砍一萬億,結果他當場加碼,那我能說什麼呢?」

 

這個即興承諾如今成了 Musk 揮之不去的包袱。儘管 Doge 官網宣稱已節省了1700億美元,但 金融時報 調查發現,當中只有極少部分有證可查,更多的是高估帳面金額或將原本即將終止的合約包裝成新節省,甚至部分數據連美國財政部也查無政府支出下降的跡象。

 

為了營造政績,Doge 將人員裁減等可持續性減支與一次性資產出售或合約取消收入混合列入同一張「節省清單」,試圖描繪成改革成效。

 

自由派智庫凱托研究所的分析師 Dominik Lett 指出:「實際上,Doge 宣稱的節省數額遠不及 Musk 原本承諾的水平,根本稱不上是一項成功的減赤行動。

 

Doge 原計畫由 Musk 領導至明年夏天,但他現在提早退出,部分原因是來自特朗普內閣的不滿以及國會持續施壓。這段政治冒險也導致特斯拉市值蒸發數千億美元,讓他在財務上元氣大傷。

 

特朗普曾宣稱 Doge 的影響堪比「曼哈頓計劃」(美國研發原子彈的機密行動),但它明顯未達到 Musk 自己設定的高度。Musk 最近罕見在白宮受訪時承認:「從宏觀來看,我們是有效的,但沒那麼有效,應該可以更好。不過我們確實有進展。」

 

即使當初目標被外界普遍視為不切實際,Musk 打擊政府浪費的行動起初還是贏得了意外支持。包括民主黨內的桑德斯參議員,也表示部分 Doge 政策特別是削減國防預算的方向,他是願意考慮支持的。

 

根據AP-NORC的調查,在特朗普今年1月就任前夕,約有三分之二美國人認為聯邦政府「腐敗且低效」,長期民調也顯示美國人相信政府每花1美元就浪費了約60美分。

 

即便是 Musk 砍掉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大部分員工、終止各地救命援助計劃的舉動,初期也獲得不少支持者認可。許多選民對納稅錢被花在海外心存不滿,甚至相信 Musk 在他自己的 X 平台上所發的假消息,像是美國資助加薩送保險套之類的說法。

 

但好感很快就消退了。

 

矽谷背景的年輕工程師被派往各政府部門,索取敏感數據的舉動引起不安;數以萬計剛升任的資深公務員在沒有明確理由下遭到「試用期開除」,導致各地政府運作大亂,法院甚至要求恢復員工職位。

 

公眾對 Doge 的態度也因此轉為負面。研究公司 Public First 的輿情總監 Seb Wride 表示:「大家仍然相信政府浪費嚴重,但 Doge 的作法太過魯莽。」

 

有白宮人士透露,Doge 成員對自己試圖改革的政府單位基本毫無理解,甚至試圖砍掉維護核武安全的「國家核安全署」人員,最終不得不由政府高層叫停。

 

Fox 主持人 Jesse Watters 都罕見在節目上呼籲 Doge 撤銷裁員命令,因為他發現一名為國出力的老兵也被裁了。

 

另外,報導所指出的聯邦航空總署(FAA)裁員,更讓人心驚。一場致命空難發生在華府附近後,輿論更對 Doge 的作法產生強烈質疑。

 

胡佛研究所經濟學家 Valerie Ramey 指出:「他們至少應該先花一年時間搞清楚政府怎麼運作,再來動刀。

 

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和國務卿 Marco Rubio 甚至與 Musk 爆發公開衝突。最終特朗普本人在3月的內閣會議上強調:部長對自己部門有最後決定權,並公開建議 Musk「用手術刀,不要用屠刀」來瘦身政府。

 

近來 Musk 不得不低調說 Doge 僅是「技術支援」,幫助各部門發現浪費與舞弊。原定的一萬億節省目標已不被看好,審計顯示 Doge 的帳目充滿重複與誇大估算。

 

Doge 宣稱的1700億美元中,實際能對應具體合約並可驗證的只有124億美元。其他如 USAID 項目,Doge 表示因「法律原因」無法列出細節的合約就佔了128億。

 

其中還有部分合約早已過期或即將自然終止,例如 253 份合約共節省了8.4億美元,但 Doge 自己標註這些合約「已過期」。

 

即使是標示為有效的合約,也常常存在算法上的問題,例如 Doge 宣稱某些「可彈性調整」的政府框架合約節省了40億美元,但這些根本沒有實際支出,只是理論上限的數字。

 

其中最大的一筆,國防部 14 億美元的 IT 合約縮短案,其實早在拜登政府時期已決定將期限由 2029 年提前到 2025 年,而至今總支出只有7300 萬。

 

摩根士丹利的 Michael Cembalest 評價說:「Doge 雖揭示部分浪費問題,但整體上言過其實、成果難以查證。」

 

更糟的是,Doge 甚至連自己有多少員工、調查過哪些部門、移交過多少詐騙線索,都從未交代清楚。

 

白宮內部一份報告雖列出一些「成果」,例如推動聯邦退休流程無紙化、讓超過7.5萬名公務員自願離職、取消多筆顧問合約等。但與原先宣稱要改革社保、醫保、國防預算等核心開支相比,根本差距甚遠。

 

Musk 雖然多次在 X 平台上攻擊國防開支過高,但特朗普政府反而承諾下輪國防預算要增加10%,達到一萬億。

 

Appian 軟件公司 CEO Matt Calkins 一針見血指出:「Doge 從一開始就打錯重點。他們應該針對過度監管或福利支出,而不是亂砍人。」

 

如今,隨著 Musk 離場,Doge 的命運也被推向國會山莊。但共和黨內部在削減支出問題上分歧嚴重,難以期待有什麼實質進展。

 

凱托研究所 Lett 補充說:「如果真的想讓財政走上可持續道路,就必須動手改革社保、醫保與醫療補助。Doge 從來就沒打算碰這些。」

 

Musk 上月仍堅稱:若國會「有足夠政治意志」,Doge 還是能達成萬億節省的目標。只是他也承認:「這條路會很痛苦,看內閣和國會能承受多少。」

 

而部分 Doge 行動甚至可能得不償失。非營利組織預估,裁員與重聘帶來的效率損失,光是今年就可能讓美國損失1350億美元。

 

例如 IRS(國稅局)已有逾1.1萬名員工離職或準備離職。耶魯預估,哪怕只是減少7000人,雖能省下69億美元薪資,卻會導致640億美元稅收流失。

 

如今,Musk 早已回歸企業經營,白宮旁的辦公桌也幾乎清空。他對 Doge 的領導已退化成幾通電話。

 

Doge 作為一個「概念」,或許仍將存續。風投公司 a16z 合夥人 Katherine Boyle 認為:「只要華府有這樣的節支機構存在,真正願意改變體制的人就會浮現出來。」

 

當被問到 Doge 沒有他是否還能有效時,Musk 留下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佛教需要佛祖嗎?」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上一篇: 為什麼特朗普的「好萊塢計劃」是有道理的
下一篇: 【0521漫画】美俄通话
推荐阅读
專家資源